榮格與鍊金術的閲後感
- Yin
- Jun 9, 2019
- 2 min read
鍊金術是西方的的一種藝術,過往被認為是神秘的藝術。這本書的主要信息,其實是想透過鍊金術在鍊製「哲人石」的過程中,去詮釋去,靈性轉化的不同層次。
作者花了很多筆墨去解説「想像」的特質和作用。「幻想」是壞的想像,它存在於現實中,一種對自我的需求、慾望、追求的擴張;「想像」存在靈性和大自然中,透過它可以接觸自性之路,領會內涵或外在狀況的潛在意義,創造洞見自性和轉化。
鍊金之路在不同層次,目的都是把對偶的物質透過「主動想像」使之結合,變成令一種物質。作者採用榮格的觀點,去解釋每個層次的演化過程,將自我和潛在自性,透過「主動想像」,將自性浮出來並轉變成「顯化自性」。在每個層次階段,顯化自性由第一個階段的混濁特性(黑熊的象徵)和不實在性(可能會消失),透過吸收靈性的力量,在下一階段(國王和王后的象徵),使自性開始變得實在和穩固,直到最後階段的「自性」已經永久存在,不會再逃跑了。
最後,作者解釋自我和自性的關係。自我有一種保護自性的功能,而「自性」在某種情況下,也會看顧自我,提供自我背後需要的支持。雖然自性的內在能量比自我大、但兩者沒有雖控制雖的動機,反而當轉化程度越高、它們更會結合、越趨親蜜。它們之間互相牽引著,是因為兩者之間有「愛」的存在,最終能互相結合。
現代的人,我們受到社會模式的影響和限制,我們不但沒有透過「主動想像」去察覺、或跟內在的自性溝通。而那個自我,可能連跟自性接觸的機會也很少,所以現代的我們,應該嘗試去發現那個潛在的自性。其實每個人內在都有「神」的力量,只要我們願意透過「主動想像」,慢慢將它浮上表面,形成顯化自性,那麼我們便能成為一個更完整的自己。
Comments